大美北京|钟鼓楼下弈无疆 京津冀棋手会中轴
秋日的钟鼓楼静静矗立在中轴线北端,灰砖城台映着天光,飞檐下的铜铃偶尔轻响,与棋盘上的落子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10 月 25 日,京津冀棋类挑战赛暨安定门地区第十四届 “钟鼓楼杯” 象棋比赛在此拉开帷幕,220 名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棋手以棋为媒,在这座见证了六百年风云的文化地标旁,上演了一场智慧与耐力的较量。
赛场选址于钟鼓楼文化广场,巧思暗藏 —— 棋手们的座位依 “中” 字排布,与北京中轴线的意象完美同构。朱红棋桌一字排开,黑白棋子在棋盘上错落有致,远处鼓楼的重檐翘角与近处凝神对弈的身影构成一幅流动的民俗画卷。路过的游客纷纷驻足,有的屏息静观,生怕惊扰了棋手的思路;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想留住这 “古建与棋道共生” 的瞬间。一位带着孙子观赛的老北京感慨:“在钟鼓楼下看棋,比在棋馆里有味道多了,这才是咱中轴线的文化劲儿。”

对弈区内, generations 的智慧碰撞尤为动人。国家级大师幺毅端坐棋前,手指拈子间沉稳如钟,每一步落子都经过深思熟虑,棋盘上的兵马车炮在他的调度下章法井然。而年仅 10 岁的河北小将巨龙飞则尽显少年锐气,落子如飞却不乏精准,面对前辈毫不怯场。两人在决赛中相遇,开局便陷入胶着:幺毅以 “仙人指路” 布下迷局,巨龙飞则以 “卒底炮” 沉着应对,中局阶段双方几番兑子,棋盘上局势瞬息万变。最终幺毅凭借丰富的经验险胜夺冠,但巨龙飞的表现赢得了全场掌声,成为赛场最亮眼的新星。
团体赛的较量同样激烈,延续多年的京津冀组与安定门组双轨赛制让竞争更具层次感。通州潞源街道队一路过关斩将,在半决赛中以微弱优势击败天津河西区队,决赛中又顶住河北石家庄队的猛攻,最终摘得京津冀组一等奖;东直门街道队、西城区象棋队紧随其后斩获二等奖。安定门组的比拼则充满邻里温情,五道营社区象棋一队凭借默契配合夺冠,钟楼湾社区、宝钞社区的队伍分获二三等奖,赛后队员们互相复盘,输赢之外更添情谊。
这场赛事早已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京津冀文化交融与中轴线活化的生动注脚。作为安定门地区的传统赛事,“钟鼓楼杯” 已走过十四个春秋,如今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从社区赛事升级为跨区域交流平台。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我们特意保留了公益助农环节,来自山西屯留、内蒙古的农产品展台就设在赛场旁,让棋手和游客在观赛之余,还能感受南北物产的交融,这也是‘弈界无疆’主题的延伸。” 记者在现场看到,棋手们赛后常围在展台前,有的询问杂粮产地,有的选购特色手作,棋盘外的交流同样热闹。
这样的文化融合场景,在中轴线沿线并不鲜见。从 “京彩中轴线非遗过大年” 活动中白纸坊太狮的腾跃,到 “非遗一夏” 里剪纸艺人剪出的中轴建筑图案,中轴线始终以鲜活的姿态承载着文化传承。而京津冀棋类交流更是形成了常态化格局:从密云的业余围棋段位赛拉动区域文旅消费超 200 万元,到石家庄公开赛上世界冠军与业余棋手的互动指导,黑白棋子早已成为连接三地的文化纽带。
xc体育,XC-Sports,xcsport体育,XC sports,XCSport官方平台夕阳西下,钟鼓楼的影子渐渐拉长,赛事也落下帷幕。棋手们收拾棋具时,不少人特意在钟鼓楼下合影留念。天津棋手李建国捧着奖状说:“每年都盼着来这儿比赛,既能以棋会友,又能逛逛中轴线,这种滋味别处找不着。” 河北小将巨龙飞则攥着幺毅签名的棋盘,眼里满是期待:“明年我还要来,争取赢回来!”
铜铃再次轻响,仿佛在为这场跨越地域的棋道之约作结。钟鼓楼下的棋盘已然收起,但京津冀的文化交融仍在继续,中轴线的文化故事也在这样的烟火气中不断书写新的篇章。